医院污水:
医院污水除一般生活污水外,还含有化学物质、放射性废水和病原体。因此,必须经过处理才能排放,特别是肝炎等传染病病房排放的污水,必须经过消毒才能排放。没有集中污水处理设备的医院必须单独消毒感染性粪便,使其无害。常用消毒剂包括二氧化氯、漂白粉、液氯、次氯酸钠和臭氧。含放射性同位素的污水应按照同位素处理要求进行处理。在医院污水处理过程中,沉淀的污泥含有大量的细菌、病毒和寄生卵,只有在消毒(通常是熟石灰)或高温堆肥后才能用作肥料。
医院各科室的职能、设施和人员构成各不相同。产生污水的主要部门和设施包括:诊室、实验室、病房、洗衣房、X光打印、动物室、同位素处理和诊断、手术室和其他排水系统。医院管理和医务人员排放的生活污水,食堂、单人宿舍和家庭宿舍的排水。不同科室产生的污水成分和数量不同,如重金属废水、含油废水、印刷废水、放射性废水等。此外,不同性质的医院产生的污水也非常不同。医院污水的排放比一般生活污水的排放更为复杂。
医院污水的来源和成分复杂,包括病原微生物、有毒有害的物理和化学污染物以及放射性污染。它具有空间污染、急性感染和潜伏感染的特点。如果没有有效的治疗,它将成为传染病传播的重要途径,并严重污染环境。
处理原则:
1.全过程控制原则。控制医院污水产生、处理和排放的全过程。
2.还原原理。严格执行医院内部健康安全管理制度,严格控制和分离污水源和污水源,将医院生活污水和病房污水分开收集,即源头控制和清洁污水分流。
严禁将医院的污水、污物处理后排入下水道
3.局部处理原则。为了防止医院污水输送过程中的污染和危害,必须在医院内就地处理。
4.分类指南。根据医院的性质、规模、污水排放目的地和区域差异,对医院污水处理进行分类指导。
5.合规与风险控制相结合的原则。综合考虑综合性医院和传染病医院污水达标排放的基本要求,强化风险控制意识,从工艺技术、工程建设、监督管理等方面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。
6.生态安全原则。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,减少处理过程中消毒副产物的产生,控制出水中过量余氯,保护生态环境。